1.事件脉络
事件 | 时间 | 笔记 |
---|---|---|
鸦片战争 | 1840-1842 | 《南京条约》:逐步沦为两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丧失领土、领海、关税、司法主权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1860 | 《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爱珲条约》 |
太平天国 | 1851-1864 |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反封不反帝 群众路线 |
洋务运动 | 1861-1895 | 镇压太平天国 目标:自强,求富 所办民企有资本主义性质 没有思想,只有技术 |
甲午战争 | 1894-1895 | 洋务运动失败 《马关条约》 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五四是全面觉醒) |
戊戌维新 | 1898-1898 | 学君主立宪制 思想启蒙 不反帝反封 |
义和团运动 | 1899-1900 | 反帝不反封 群众路线 对粉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有作用 |
八国联军侵华 | 1900-1900 | 《辛丑条约》:彻底沦为两半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工具 庚子赔款:国人对革命的态度发生变化 |
清末新政 | 1901-1911 | 废科举 |
辛亥革命 | 1911-1912 | 三民主义:不反帝,反封不彻底,不分地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名义上的共和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4-1918 | 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怀疑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
新文化运动开始 | 1915 | 五四前:民主、科学,学资产阶级民主 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
十月革命 | 1917-1917 | 落后也可以社会主义 要群众路线 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开辟无产社会革命新时代 十月革命之后中国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一部分 |
五四运动 | 1919-1919 | 彻底反帝反封 群众路线 中国人民意识全面觉醒 工人从 自在阶级 转变为 自为阶级 |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 | 1921 | 坚强领导力 科学指导思想 革命目标方向 没有正确的革命道路 |
中共二大 | 1922 | 反帝反封 群众路线 |
第一次国共合作 中共三大 | 1922 | 背景:打倒列强,除军阀 新三民主义 国民革命统一战线 五卅运动作为开端 |
南昌起义 | 1927 | 共产党第一枪 |
八七会议 | 1927 | 武装反抗国民党 枪杆子里出政权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转折点 挽救党、革命 |
秋收起义 | 1927 | 工农革命军旗号 |
土地革命 | 1927-1937 | 早期: *《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红色政权》 *初步形成革命道路理论 土地政策: * 《兴国土地法》实施按人口分土地,耕者有其田 工农革命统一战线 |
局部抗日战争 | 1931-1937 | 开启世界反法西斯序幕 |
遵义会议 | 1935 | 作为土地革命后期起点 解决军事组织问题。 (没有解决思想问题(延安整风)、政治问题(瓦窑堡会议)) 挽救党、革命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
瓦窑堡会议 | 1935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发展进步、争取中间、孤立顽固 解决政治问题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
全面抗日战争 | 1937-1945 | 《论持久战》:战略相持做重要 游击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洛川会议 | 1937 |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全面抗战路线 |
平型关大捷 | 1937 | 敌后战场胜利 |
忻口会战 | 1937 | 国共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 |
台儿庄战役 | 1938 | 正面战场的胜仗 |
六届六中全会 | 1938 | 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第一次结合任务(《论新阶段》) |
延安整风 | 1942 | 解决思想问题 整学风、党风、文风 学风为重点,主观主义,理论脱离实际,表现为教条和经验主义 |
共产国际解散 | 1943 | |
中共七大 | 1945 | 确定毛泽东思想 |
抗战胜利 | 1945 | 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中华民族向伟大复兴转折点 标志为收复台湾 |
重庆谈判 | 1945 | 非新民主主义性质 五项协议 争取一年的和平时间 共产党争取人心 |
解放战争 | 1945-1950 |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国名党政权转折点 战略决战:军事力量对比发生决定变化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
北京政协会议 | 1948 | 《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 新民主主义性质 |
七届二中全会 | 1949 | 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 两个务必 |
新中国成立 | 1949 | 两半社会性质结束 新民主主义社会 反帝反封基本结束 |
土改 | 1949-1953 | 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残留势力的矛盾 |
抗美援朝 | 1950-1953 | |
土改完成 | 1953 | 反封完成 耕者有其田 农民私有 从 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 变 保存富农经济 |
三大改造完成 | 1956 |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社主建设初探 | 1956-1978 | 《论十大关系》 * 开始探索中特,马克思和中国的第二次结合 * 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
中共八大 | 1956 | 主要矛盾变为 * 经济文化需要和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 工业国要求和农业国现实的矛盾 方针为 既反保守又反冒进 |
八届九中全会 | 1961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
第三届人大 | 1964 | 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 |
文革 | 1966-1976 | |
联合国席位变更 | 1971 | |
真理标准讨论 | 1978 | 冲破两个凡是 思想解放运动 |
十一届三中全会 | 1978 | 揭开改革开放序幕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着手拨乱反正 |
十一届六中全会 | 1981 | 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总结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 |
中共十二大 | 1982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制定 提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
中共十三大 | 1987 | 提出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 |
南方谈话 | 1992 | 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
中共十四大 | 1992 | 确立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中共十五大 | 1997 |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 |
中共十六大 | 2002 | 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中共十七大 | 2007 | 第一次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念 |
中共十八大 | 2012 | 中国梦、五位一体、四个全面 |
中共十九大 | 2017 | 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主要矛盾修改: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补充分的矛盾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十九届四中全会 | 2019 | 主题:坚持和完善中特制度、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
2.参考资料
肖秀荣精讲精练
徐涛考研课程
维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