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土耳其共和国简介
时间:1923 年建立至今。
建立者: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Mustafa Kemal Atatürk),是奥斯曼帝国末期的军官。
背景: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被协约国占领,最终在土耳其独立战争胜利后,由凯末尔领导废除了苏丹制度,建立了世俗化、民族化、现代化的土耳其共和国。
政体:共和国,现为总统制。
意识形态:强调土耳其民族认同,淡化奥斯曼多民族、伊斯兰化的传统。
2. 建立(1919-1922)
1919年乱世出英雄,如此情形下,也让土耳其民族主义运动达到高潮,土耳其国父凯末尔出现
- 一战期间展示独特的军事才能,出任师长和军团司令。
- 1919年在安卡拉组件新的民族政府,旨在捍卫领土独立。
- 同时谴责时任苏丹穆罕默德六世出卖国家利益沦为协约国傀儡。
- 同年由于战败,协约国军队进入伊斯坦布尔,帝国议会成员纷纷逃亡安卡拉。安卡拉进而成为土耳其的政治中心。
- 凯末尔拒绝承认《色弗尔条约》,进而拒绝承认伊斯坦布尔苏丹的合法地位
- 《色弗尔条约》签订日期8月10日,被定为土耳其国耻日。
- 之后凯末尔领导国家军队反抗协约国对国家的瓜分。

1922年8月,凯末尔夺回小亚细亚西部 和 色雷斯东部,迫使协约国接受停战协议,废除《色弗尔条约》
1922年11月,推翻穆罕默德六世的苏丹身份,罕默德六世流亡海外。标志奥斯曼结束。土耳其共和国正式诞生。
3. 民主化和现代化
一开始由于全国文化水平和识字率都偏低,不适合推行民主。于是事实上实行的是威权统治。
凯末尔推行凯末尔主义
- 世俗化、现代化、民族化(强调土耳其民族主义,用土耳其语,信仰伊斯兰教)
- 不过强调土耳其民族就冒犯了当时占全国人口20%的库尔德人(用库尔德语),强行让库尔德人土耳其化。进而遭到了库尔德的反抗。但被遭到强烈镇压。
- 截至1931年,可能有上万库尔德人被杀害,数十万人被迫迁移。
- 时至今日,库尔德人和土耳其人的矛盾依旧没有很好解决
- 和传统奥斯曼和伊斯兰文化的决裂(不再用阿拉伯字母)
- 认为阿拉伯文字太过复杂,不易书写
- 1928年,进行了文字改革,采用拉丁字母作为书写形式。仅用3年完成了文字改革。
- 到1940年,土耳其识字率已经到了22.4%(建国初仅10%)
- 要求行政人员穿西服,抵制菲兹帽戴礼帽,禁止宗教服装
- 不过礼帽被伊斯兰很多人视为基督教的象征,有不少抵抗,在这场“帽子革命中”,有数千人被捕,数百人被处死
- 之后大国民议会修改宪法,废除伊斯兰教作为国家宗教的内容
1938年,凯末尔死于酗酒导致的肝硬化。
凯末尔死后,威权主义衰弱。开启真正的民主化变革
1946年,组建共和党的反对党,民主党。是工商界和知识界主要支撑的政党。结束了一党统治的时期。其后还陆陆续续出现过20多个政党。
不过军方一直坚守凯末尔主义,军方干政也是土耳其的政治特色
- 坚定捍卫土耳其的民主化和世俗化
不过在小亚细亚这片领土,伊斯兰文化已经根深地固,世俗化 和 民主化 就有了天然的对立
- 世俗则去伊斯兰,则不民主
- 民主则伊斯兰,则不世俗
目前大概60%人寻求保守,40%寻求世俗。
- 世俗化的拥护者担心伊斯兰化是在开历史的倒车,蚕食现代化的成果
- 伊斯兰的拥护者认为现代化没有给土耳其带来文明化,西方的现代化充斥的唯利主义和剥削,造成了精神世界的空虚,西方的现代化 是无法和 文明化 划等号的。虽然不知道其他哪条路更正确,但伊斯兰主义似乎更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当前的土耳其的执政党是正义与发展党(Adalet ve Kalkınma Partisi,简称AKP或正发党),该党自2002年起执政至今,由现任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领导。正发党倾向于保守主义和伊斯兰民主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