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佛系情绪管理

0. 说明

一次基于 Coursera 课程 <Buddhism and Modern Psychology> 的内容,加上一些自己的理解后,在公司做的分享。

1. 分享内容

人们对佛教的常见认知和传统佛教大相径庭

行为上,特别是汉族,通常把佛教看作一个求神拜佛的对象,类似用虔诚(更像是臣服)的态度,换取所谓佛的怜悯和保佑。促使大部分参与佛教行为的内驱力是交易,表现为花时间(去寺庙)、用行动(拜、烧香)、加代价(买挂饰、买头像)。

也因此有了“无事不登三宝殿”可以比喻无事不上门。“临时抱佛脚”等等俗语。

态度上,大部分人认为佛教就是禁欲、要无欲无求。

而事实上,从最初佛陀的思想来看,“佛”并不是神。“佛”只是一个状态、一个符号。倡导的是“佛性”,而每一个重归“佛性”的人,都可以成佛。

所以佛教是一个无神教,本质挺像一种学说,类似科学,只是研究的课题和方法不相同。

佛陀认为每一个人都本来就有佛性,但是因为世俗妄想蒙蔽了双眼。并且因此常使自己处于痛苦的泥藻之中。

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思辨和方法来认清自己,重归佛性,并且也脱离苦海。

(这点和基督教的思路还有些形似:人人有罪,都应去赎罪。戴罪之人将在审判日受到责罚。)

科学和佛学的一些对比

佛陀一生有很多有价值的思考结论,其中比较有趣又有名的是“四谛”和“无我”

四谛即四个真谛分别为:

  1. 苦难的本质
  2. 苦难的缘由
  3. 如何终止苦难
  4. 八正道

“无我”倒是针对于一个比较通俗的问题:“我”是什么。是一个各大哲学家都逃不开的问题。笛卡尔、康德等等都对此有自己的回答。佛陀对此的理解也比较有趣(稍后会提),但从结果来看更多是为了辅助四谛的逻辑。

佛陀发现,生活本身是痛苦的,或者说生活有两种特征:

  1. 快乐难以长久
  2. 痛苦却是普遍的

而这种痛苦,主要的源头是我们的“执念”

并且我们常常执念于一些难以长久的事物,并因此而往往得到痛苦。

这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有道理的:

  • 我们痛苦、或者快乐的模式是被基因所很大程度既定的
  • 基因通过书写我们的这些执念和偏好来控制我们大脑的欲望方向,尽可能让大脑不出大错
  • 从控制大脑的角度而言,棒槌和糖当然都是有效的,但显然棒槌是更及时更有效的控制手段
  • 于是设置机制,让大脑不断产生欲望,且不断执念于这些欲望,且以痛苦鞭策人们前行,仅偶尔施以短暂的奖励

比如通过“饿”的感觉驱使我们去找吃的,并且偏好高热量的糖和油脂,产生饥渴(痛苦),而一旦吃到,也仅会获得片刻的满足(偶尔还可能是空虚)。

那我们知道了痛苦的本质和原因之后,如何能摆脱痛苦或者苦难呢?

佛陀首先主观上认为:“人人本是佛,所以我们有回归佛性的可能“

同时认为:”每个人也都有方法回归佛性,那就是摆脱虚妄“

个人理解为让我们的”意识“独立起来,把欲望(比如”饥饿“)看作身体的一种中立信号,而非”自己的状态“,这样可以让自己的思想更加独立,可以更好地思考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 比如在想吃油腻时,可能真正想吃的是健身餐,可以获得好身材,达到长期的目标和快乐。而非油腻爽一时,悔恨一星期。

与此同时,佛陀还提出了八正道,指导人们更好地回归佛性。

不过这部分更偏主观教导,思辨和启发价值相对偏低,个人认为仅当参考即可。

再聊聊佛陀关于“无我”的思考,个人认为也比较有意思。

首先,佛陀先假设了“我”的存在,并且认为“我”应该至少有两个特质:

  1. 恒常:不能断断续续
  2. 可控:能被自己完全控制

这两点“我”是比较容易认同得到大家认同的。

接着,佛陀开始思考“我”可能是由什么组成的,他列举了五个位置:

  1. 意识
  2. 身体
  3. 感受
  4. 认知
  5. 情绪欲望

看着也挺有道理的,类似于人的各个方面。

紧接着,开始考虑这些位置的特征。

首先,对于意识,显然不恒常,人可以昏迷、昏睡,处于无意识状态。

而对于身体,成长和细胞更替都使身体也不具有恒常性,且身体也是显然不完全可控的(比如心跳、胃蠕动、瘫痪者的躯体)。

总之,一通分析后发现,没有地方满足恒常和可控,换言之“我”并在这些地方。

也因此可知,这些地方发出的信号,都不是“我”的真实表示,“我”也就没必要执念于这些地方的欲望了。

以进一步确认“停止苦难”的方法的理论可行性。

但这样做,也留下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不在那五个地方,那“我”到底在哪?

佛陀仅给了一个比较飘渺的回答。

个人认为我们可以根据情景定制化“我”的范围,达到自己想要的心境即可。

参考这些佛陀的思辨,可能可以使我们有能力更好地管理自我、管理自己的情绪。而非经常被“痛苦”“欲望”拖着走,且不断陷入更深的“痛苦”和“欲望”的陷阱之中。

管理自我的前置要素是认知自我。

首先得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自己,以及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毕竟如果没有目标,那哪条路都无谓正误,自我管理也没有必要,可能即所谓随心。

只是随心并不一定自由快乐,更可能是痛苦。

如果确是痛苦,那为自己找一个方向可能挺好的。

这个方向可以通过寻找自我去发现(很多电影的主题就是在寻找自我)。

但也不排除很有可能自我就是没目标的。这时候,也可以尝试寻找一些信仰,无论是共产主义还是宗教,无论成就型亦或探索性,都可能强行在虚无之上建构一套意义或者游戏,也许可以使生命玩得更开心。

冥想是个人有尝试后认可的一种比较好的自我认知训练方式。

冥想最初也源自佛学,通过平心静气,不带批判的眼光去静静感受自己的感受,让“自我”的边界清晰起来,不再和各种感觉和欲望混沌一体。

当然,冥想还可以进一步分类

比如专注冥想,旨在排除思维中的外界干扰。

佛像、禅画等等都可以是专注冥想的对象。

静观,加深对自己的感觉的认识的一种冥想方式,专注对象是身体的感觉,感觉时不带批判,不带行为,就只观察。

所以有比如西游记中打坐的片段:修炼足够强的情况下即使有蚊虫,也可以不受其扰。但本质上不是忍耐力强,而是将身体感觉和“自我”剥离得足够开。

还有一种想象式冥想。

个人感觉更像是自我催眠和洗脑,但效果也不差,可以一定程度让自己进入想要的心境。

这种训练一般需要配合想象力,或者打坐同时听别人口述指导(类似被动催眠)。

自己在使用的冥想软件。不过最近涨价了,450左右一年(曾经 360 左右),略贵。但质量确实挺好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