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异化的诞生》- 读书笔记

0. 简介

《新异化的诞生》,是 [德]哈特穆特·罗萨 所著书籍

1. 读书笔记

主要基于作者的观察和理解,阐释了近代社会加速导致的新异化(各种变化)

按个人理解,全书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此进行阐释:

  1. 社会加速的原因
  2. 社会加速下的个人体验
  3. 社会加速导致的具体的异化
  4. 如何应对这样的加速和异化

每个方面和书本身的目录结构并不相同,重点应该也不一致,仅个人理解。

整体而言,本书给我一些视角略帮助我审视和反思当下的生活状态和方式。

“异化”个人理解是仅各种和曾经社会的不同,但并不完全贬义。

但依旧需要去认知理解它(不一定拥抱),但主要避免建立不符实际的妄想,而最终错愕发现自己陷入某些漩涡沼泽。

1.1 社会加速的原因

社会加速主要因为三个方面:

  1. 社会竞争
  2. 文化动力
  3. 加速循环

1.1.3 社会竞争

《新异化的诞生》

我们(Conrad,1996:6)要跑得尽可能的快,才能留在原地

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导致人能接触的范围越来越大,资源的攫取空间也越来越大(古代大部分人只用关心一亩三分地,略牛逼一些的君王也就管辖几百平方公里,而如今普通的竞争的圈子也严重扩大,如高考,如股市,如IT产品),这导致竞争对象也越来越多,竞争难度越来越大。

同时竞争的收益也越来越大,(如首富和普通人的财富差距,顶尖科学家和普通人的声望差距)。导致竞争的必要性越来越强。

合起来导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1.1.2 文化动力

《新异化的诞生》

节省时间的技巧往往带来非常多的世界选项。无论我们变得多快,我们在世界当中所能享有的,亦即选项的可实现与体验的比例,相比于所错过的,不但没有增加,反而还减少了。12我想,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悲哀。人们觉得自己像是在滚轮中不停奔跑的小仓鼠,然而对生命和世界的渴望不但没有因此被满足,反而却更加渴望、倍感挫折。

《新异化的诞生》

现代社会是世俗的,因为从文化的观点来看,现代社会的重点都在于此世的世界,而不是死后的世界。不论人们是否拥有宗教信仰,他们的抱负、欲求、渴望,一般都指向此世的贡献、选择、财富。现在,根据西方现代性的主要文化逻辑,生活的富裕、满足和质量,都由一生的历程当中所拥有的体验的总和与深度来测量。于是,在这样的生命观当中,好的生活就是丰富的生活

更多人失去了宗教信仰,着眼于现实,且知道生命的短暂。所以要尽可能快的去尝试更多东西,创造更多“价值”“体验”

但往往更快并不能带来更多体验,反而可能导致整体体验更不好了。

1.1.3 加速循环

《新异化的诞生》

电子邮件一次又一次默默地塞满邮箱,我们就好像希腊神话里,被惩罚要在冥土不断重复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Sisyphus)一样。

由于写作和相互影响,仅自己略加速还不够,需要匹配协作的周边人的加速,以至于需要进一步加速,导致加速的循环,或者内卷。

1.2 加速下主观体验

1.2.1 各种必须这样做

《新异化的诞生》

我敢说,没有其他地方像西方现代社会这样,每天的行动都不断被各种“必须这样做”的修辞所构筑起来。我们经常为他人或者自己的行动找理由,说这样做是因为外在的要求:“我现在真的得去工作了。我真的需要去填写税单了。我必须为我的健康做些什么。我得去学个外语。我现在必须更新我的硬件或软件。我必须去追踪一下这则新闻……”这串清单无穷无尽,然而到最后,“我们现在必须做些什么来放松、冷静,好好休息一下”,不然会得心血管疾病、抑郁症或是过劳。“每天的生活就是如汪洋一般的各种要求”

1.2.2 各种时间规范

方便大家合作、协同、协作

1.2.3 对创造力的损害

《新异化的诞生》

然后,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能够创新地应对变迁情境的社会创造能力,可以想见会需要相当大数量的“自由的”或富余的时间资源,以便游玩、发呆、闲下来,以及白白地浪费时间或看似胡乱地使用时间。于是,很明显的,不断在追求创新与变动的现代社会,其实根本上会损害创新能力与创造性的适应能力。

1.3 具体的异化

1.3.1 空间异化

全球化过程导致邻里空间关系失效,朋友不必在身边。身边不必是朋友

1.3.2 物界异化

不再有特定物品长期和人共存,不再有特殊感情

不再去熟悉每个物品,如手机的各个功能

原因:更迭过快、信息过载

1.3.3 行动异化

《新异化的诞生》

我们对物品的潜在使用可能性、选用权、可接近使用的能力不断在提升,但我们实际上去“实现”的能力却不断倒退。我们的书、CD、DVD、天文望远镜、钢琴等等买得比以前越来越多,但我们却没有办法消化这些东西。因为“消化”太花时间了,而且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逼迫我们要分秒必争,所以我们只能用更多的购物来取代实质上的消费。这对经济来说很好,但对美好生活来说可就糟了。而且显而易见的,这是“虚假意识”的充满希望的复兴的开端。

《新异化的诞生》

这也对应到了统计研究当中所表明的一件事,也即各个不同的发达国家当中的各个不同的社会团体当中的人们,都会同意一件事(而且这件事在学界的时间研究当中也很常见),就是人们几乎找不到时间去做他们真的想做的事(这些统计研究结果可以参阅Rosa,2005a:213—235)。不过有趣的是,大家又都普遍觉得这项研究当中的人们每天却能找得到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看电视(或上网)!当然,有人现在可能会说,这是因为人们实际上“真的”想做的是看电视,而不是去做他们号称想做的事(例如拉小提琴、健行、拜访朋友、听一场瓦格纳歌剧)。

失去掌控感(不熟悉),很多事都没有“宛若在家”的感觉

对家附近的空间也变得不熟悉了

这种“无法专心”做“真正想做的事”,或是干脆直接打消了做“真正想做的事”的念头的情况

1.3.4 时间异化

《新异化的诞生》

所以才会像本雅明所预言的,我们的体验时刻越来越丰富,但是生命经验却越来越贫乏

《新异化的诞生》

我们对物品的潜在使用可能性、选用权、可接近使用的能力不断在提升,但我们实际上去“实现”的能力却不断倒退。我们的书、CD、DVD、天文望远镜、钢琴等等买得比以前越来越多,但我们却没有办法消化这些东西。因为“消化”太花时间了,而且我们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逼迫我们要分秒必争,所以我们只能用更多的购物来取代实质上的消费。这对经济来说很好,但对美好生活来说可就糟了。而且显而易见的,这是“虚假意识”的充满希望的复兴的开端。

做喜欢做的事,进行中时间过得快,但回想起来经历丰富,时间长

做不喜欢的事,进行中时间过得慢。但回想起来啥也没发生,时间短

而如今数字媒介(如电视、短视频)体验中,进行中时间过得快,回忆起来时间也短

回忆起来时间短也可能是经历过于碎片,以至于无法整合联结起来而导致想不起

1.3.5 自我异化与社会异化

不会想建立泰勒所谓的有实质共鸣的关系(Taylor,2009)。因为建立有共鸣的关系太花时间了,而且一旦分开又会太痛苦了。在快速变迁、快速相遇的世界当中,这是个问题。

通过本世纪的科技,我们所参与的关系的数量和种类,关系接触的潜在频率,关系的表现强度,以及关系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全部都稳定地增加。当这种状况变得极端时,我们就全部都处于社会过度饱和的状态。

人与人的接触过于饱和,以至于无法形成深度联结

1.4 如何应对

1.4.1 让世界具有“回应性”

宗教——它允许“在人世间之外”有一个或数个有回应的神明;还有艺术(诗歌,以及音乐)——它唤醒用诗歌来回应的世界,就像浪漫主义者所幻想的那样。

1.4.2 创造“共鸣”经验

发表评论